2016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的信號和結構引導作用,探索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
從貸款投向結構看,上半年支持重點領域以及培育新的發展動能的貸款增長較快。數據顯示,6月末,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5%,增速比上年末高4.3個百分點。與此形成對比的是,6月末,產能過剩行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下降0.5%,已連續4個月負增長。
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繼續優化流動性的投向和結構,發揮好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再貼現和抵押補充貸款的作用,強化信貸政策定向結構性調整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強化信貸政策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
支持擴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
2016年以來,人民銀行積極運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再貼現和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和棚改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國支農再貸款余額為1897億元,支小再貸款余額為606億元,再貼現余額為1202億元。
3月份,人民銀行印發了《關于開辦扶貧再貸款業務的通知》,正式開辦扶貧再貸款業務,專門用于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和貧困人口創業就業,扶貧再貸款實行比支農再貸款更優惠的利率,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擴大貧困地區信貸投放,將扶貧再貸款資金優先和主要支持帶動貧困戶就業發展的企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降低貧困地區社會融資成本。
6月份,人民銀行印發了《中國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管理細則》,進一步細化扶貧再貸款管理,明確扶貧再貸款發放條件和程序、投向用途、利率水平、使用期限、監督管理、政策效果評估等,助推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據了解,目前扶貧再貸款政策實施進展順利,截至6月末,全國扶貧再貸款余額為436億元。
5月起,央行在每月月初對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銀行發放上月特定投向貸款對應的PSL,主要用于支持3家銀行發放棚改貸款、重大水利工程貸款、人民幣“走出去”項目貸款等。根據3家銀行上述貸款的發放進度,二季度,人民銀行向3家銀行提供PSL共2771 億元,期末PSL余額為16719億元。
《報告》表示,總體看,各項措施精準發力,取得了較好的政策效果,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三農”和棚改等領域信貸投放,降低國民經濟薄弱環節微觀主體的融資成本,促進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充分發揮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結構引導作用
“優化投向結構,是貨幣政策助力調整經濟結構的嘗試?!庇蟹治鋈耸勘硎?,事實上,貨幣政策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作用并沒有太明確的結論,各國貨幣當局仍然在不斷探索之中。
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2016年以來,人民銀行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合理使用央行提供的資金支持,探索創新組織架構、抵押品、產品和服務模式,將更多信貸資金配置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等部門就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新消費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發布指導意見。在涉農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面,人民銀行慎重穩妥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鼓勵中小企業通過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專項用于小微企業貸款。
小微企業貸款數據顯示,6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同比增長14.3%,而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5.5%,增速比上年末高1.6個百分點,比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分別高4.6個和8.2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額占企業貸款增量的36.3%,比去年同期高1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金融方面,央行進一步強化房地產市場區域差異化調控,對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下調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清理房地產“場外配資”。數據顯示,6月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0.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3.5個百分點,反映房地產潛在供給下降。與此同時,6月末個人購房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0.9%,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13.1個百分點,供給的下降和需求的回升表明房地產去庫存正在進行中。